外公外婆相继去世,大姨多器官衰竭,自己也高热不退……短短一个月,上虞小李一家像被诅咒了一般,家庭成员接二连三地病倒,甚至过世。
而且,四个人一开始发病的症状都很相似:发热、腹泻、恶心呕吐、肌肉酸痛,血小板和白细胞骤降。到底什么病有这么大的威力,一下子打到了一家老中青四口?
这个魔咒,在小李就诊时终于被破解。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家多人无端发热
医生寻找传染病毒
7月7日晚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医生季淑娟值班时,接到了发热门诊的一个电话,“有个病人发热3天,白细胞低,血小板低,他家里已经有一个病人也是发热,血小板低,已经去世了。还有一个在监护室抢救……”
短短一句话,包含了太多信息量,季淑娟一下子警觉起来,仔细询问了病情。
当晚,21岁的上虞小伙子小李来到邵逸夫医院就诊,他已经发热3天,伴有腹泻,恶心呕吐,全身肌肉关节酸痛,血常规白细胞2千,血小板8万,都低于正常值,这是病毒感染常见的症状。
普通的发热不足以引起医生这么大的重视,但当小李告诉医生,他70多岁外公前几天刚去世,当时诊断不明,60多岁的外婆正在其他医院监护室抢救时,他们意识到事情并非这么简单。
这段时间,正好是登革热的高发期,所以医生首先考虑到是登革病毒感染。但检查做出来,登革热抗原抗体阴性,排除了这一猜测。
当天晚上,感染科的微信群里炸开了锅,科室里的医生纷纷参与讨论,想揪出幕后的真凶。邵逸夫医院副院长、肝病感染科主任俞云松教授也在群里,他提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可能性,这种病毒主要通过蜱虫传播。
第二天,江干区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到医院调查和采血。血液检测结果显示,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谜底终于揭开。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小李入院第三天,坏消息传来,外婆最终因病情危重抢救无效死亡。而此时,他的大姨也开始发热。
听说外甥在邵逸夫医院确诊,她也马上赶来,并最终也被确诊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她的情况比外甥还要严重,一度出现了出血、急性肾损伤、急性胰腺炎、病毒性心肌炎、急性心衰、肺部感染……
外公被蜱虫咬伤
传染给三位家人
据小李和大姨回忆,他们并没有被蜱虫叮咬过,怎么会感染上这种病毒呢?经过再三询问,医生得出了这样的推断——
外公生前,曾在河道清理淤泥。河道边上有一些草丛,外公很可能是那时候被蜱虫咬伤。外公发病之后,外婆和大姨一直照料他,有次出现大出血,她们可能因此接触到了血液。而外公去世后,小李护送他回家,他们在同一辆车上待了4个多小时,他可能是那时被感染。
新型布尼亚病毒的威力竟有这么大?不仅能通过蜱虫叮咬感染,还会人传人,甚至致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俞云松副院长表示,新型布尼亚病毒主要还是通过蜱虫传播,也可以通过血液、体液传播,但通过适当防护,可以避免被传染只有极小的几率通过体液、血液等传播,而且只要及时确诊,一般都能治愈,大家不必过于恐慌。
为了防止发生传染,医院和医护人员高度重视,层层把关。感染管理科副科长袁玉华介绍,医院专门为患者腾出负压病房,护士每次进出病房都穿好防护服,戴好帽子、手套、鞋套、外科口罩,院感科的同事和护士不厌其烦地指导家人做好防护措施。
不过,为了防止病毒继续传染给其他人,医护人员还是做足了防护工作。感染管理科副科长袁玉华介绍,医院专门为患者腾出负压病房,护士每次进出病房都穿好防护服,戴好帽子、手套、鞋套、N95口罩,并耐心地指导家人探视时的注意事项。
看到这么凶险的病情,一开始一线的医护人员难免有些畏惧。这时候,护士长陈慧颖站了出来,每天早上第一个出现在小李大姨的病房,亲自清理满是血迹的床单。慢慢地,其他护士也渐渐克服了恐惧的心理。
小李的大姨病情危重,医院医务科多次组织肝病感染科、监护室等多学科讨论治疗方案,几天周后,小李逐渐康复,病重的大姨也被医生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一场和新型布尼亚病毒的斗争终于结束。
季淑娟医生说,蜱虫主要生活在深林、草丛、丘陵等地方,它吸血时把头埋在皮肤底下,吸饱后自行脱落,现在正是蜱虫叮咬的高发期。
她提醒,到野外活动时最好穿着长衣长裤,尽量不要穿凉鞋,减少皮肤的暴露。回来后检查一下头部、耳后、腋下、腹股沟等皮肤较薄的部位,看有没有蜱虫附着。一旦被咬,不要擅自动手去拔,尽早到附近医院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