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卧底调查“假结婚”“假离婚”地下交易
中介机构提供全套服务“炮制”婚姻
调查动机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民政部等31个部门签署的《关于对婚姻登记严重失信当事人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公布。该备忘录提出,对婚姻登记中的相关失信责任主体开展联合惩戒。
31个部门针对婚姻登记严重失信行为签署备忘录,再次引起社会对虚假婚姻问题的关注。在现实生活中,虚假婚姻背后有哪些推波助澜的因素?《法制日报》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 本报记者 赵 丽
□ 本报实习生 靳雪林
近年来,“假结婚”“假离婚”现象在多地频现,冲击社会公序良俗,挑战法律权威。
《法制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当前围绕办理“假婚姻”,逐渐衍生出“各环节角色明确、分工协作”的利益链条和灰色市场。
中介服务“周全”
服务“周全”——这是因未婚怀孕而试图通过“假结婚”获得准生证的“准妈妈”杨珊(化名),对“假结婚”中介的评价。
杨珊告诉记者,对这些中介而言,此类交易虽然是有违伦理道德的地下交易,但中介却有各种合同协议,并且经验丰富。
“对于怀孕初期提出要办准生证的女性,中介不是劝说尽快办理,反而会先进行一些关于产检等知识的科普性告知。通常情况下,这些中介会帮助怀孕三个月经过唐氏筛查的女性办理‘假结婚’和之后的准生证。”杨珊说。